起重设备需要进行哪种无损探伤?
为了保障起重设备的安全运行,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像《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2010)明确规定了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等各个环节的安全要求,其中无损探伤是重要的一项。《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10559-2018)则专门针对起重机械钢焊缝的超声检测技术和验收准则给出了详细规定,从检测的方法、仪器设备的选择,到检测结果的判定等都有细致说明。这些标准对吊钩、钢丝绳、主梁焊缝等重点部位的检测周期作出规定,如吊钩可能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无损探伤检测,钢丝绳则需根据使用频率和工况定期检查。
起重设备主流无损探伤方法
(一)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就是给起重设备表面检测,它利用的是铁磁性材料独特的磁化特性,当这类材料被磁化后,如果表面或者近表面存在裂纹、折叠、夹渣等缺陷,磁力线就会在缺陷处发生畸变,进而产生漏磁场。这时候,在工件表面撒上磁粉或者喷洒磁悬液,磁粉就会被漏磁场吸附,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形成清晰可见的磁痕,让缺陷无处遁形。
(二)超声探伤
超声探伤主要检测内部缺陷,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不同界面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的特性,来探测金属部件内部的缺陷。当超声波遇到金属部件内部裂缝、白点、未熔合等缺陷时,会在缺陷界面处发生反射,反射波被探头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在显示屏上呈现出特定高度和间距的波形,通过分析这些波形,就能精准判断缺陷的深度、尺寸和性质。
起重设备检测时间范围
起重设备关键部件的无损探伤检测,像吊钩、吊具这类直接承载重物、受力复杂的部件,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磁粉探伤检测,以便及时发现表面及近表面可能出现的疲劳裂纹等缺陷。因为在频繁的起吊作业中,这些部位承受着巨大的拉力和交变应力,表面的微小缺陷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而超声检测每年进行一次,主要针对部件内部可能存在的缺陷,如夹渣、未熔合等,这类缺陷发展相对缓慢,但一旦出现,对设备的结构强度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