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1180976
探伤

设备 超声波探伤设备型号
探伤设备生产厂家
探伤设备案例
综合实力
合作单位
探伤知识
招聘信息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探伤知识

超声波探伤出探伤报告需要哪些流程

发布时间:2025/8/19 11:43:00

在进行超声波探伤并出具报告前,首先要对工件进行检测。不同的工件类型,像钢结构、压力容器、锻件、焊缝等,由于自身材质、制作工艺和使用场景的差异,对应的探伤重点和标准也有所不同。以钢结构桥梁为例,其焊缝质量关乎桥梁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严格按照相关桥梁建设的探伤标准执行。


目前,国内探伤领域采用的标准有很多,常见的有国家标准如GB/T3310-2010《铜及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主要用于铜及铜合金棒材内部缺陷的检测;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是承压设备探伤的重要依据,压力容器检测便需遵循此标准,着重关注裂纹、夹杂物等缺陷,因为这些缺陷可能导致容器在高压环境下发生泄漏甚至爆炸等严重事故。


首先要现场探伤

首先是工件表面处理,这一步至关重要。需要彻底清除检测区域的油污、氧化皮等杂质,若表面油污未清理干净,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就会发生散射和衰减,导致缺陷信号被掩盖,难以准确检测。


接下来是全面扫查与缺陷定位。以不超过150mm/s的速度匀速移动探头,这个速度既能保证检测的效率,又能使探头有足够的时间接收反射信号。同时,要保证10%的扫查重叠率,确保检测区域无遗漏,就像用梳子梳理头发,要保证每一处都能梳理到。检测过程中,要全面覆盖焊缝及热影响区,因为这些区域在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缺陷。通过A扫描波形仔细分析缺陷回波的时间、幅度,结合之前校准的参数,精确计算缺陷位置,包括水平距离和深度。一旦发现可疑区域,要及时进行标记,以便后续复验,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缺陷的地方。


数据整理与缺陷评定

完成现场检测后,便进入关键的数据整理与缺陷评定阶段,此时,需要汇总检测过程中记录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缺陷位置、回波幅度、当量尺寸等关键信息。例如,在检测焊缝时,记录下缺陷位于焊缝的具体位置,精确到毫米;回波幅度反映了缺陷对超声波的反射强度,当量尺寸则是通过一系列计算得出的与缺陷实际大小相关的数值。接着,对照DAC曲线及检测标准,比如GB/T11345焊缝分级标准,就像医生对照疾病诊断标准一样,对缺陷性质进行判定。


在判定缺陷等级时,要严格按照标准区分允许缺陷与超标缺陷。允许缺陷是在标准规定范围内,不会对工件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的缺陷;而超标缺陷则超出了标准允许的范围,可能导致工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需要进行返修或报废处理。


报告内容编写

基本信息:探伤报告中的基本信息是报告的基础部分,需要详细注明委托单位,明确检测任务的来源,这有助于追溯检测的背景和目的。工件名称、编号,确保对特定工件的准确识别,避免混淆。材质信息决定了探伤的技术难度和标准适用范围,不同材质对超声波的传播特性有不同影响,检测方法要具体明确,如常用的脉冲反射法,检测日期记录了检测的时间节点,方便后续查询和追溯检测时效性,检测人员资质等。


技术参数:技术参数是探伤报告的核心技术支撑部分,它详细记录了探伤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关键参数。仪器型号决定了探伤仪的性能和功能特点,不同型号的探伤仪在信号处理、精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探头参数至关重要,频率2.5MHz决定了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和分辨率,频率越高分辨率越高,但穿透能力相对较弱;晶片13X13mm的尺寸影响了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效率;K2值则确定了探头声束的折射角度,直接关系到缺陷的检测范围和定位精度。


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是探伤报告的核心内容,以清晰、直观的方式呈现检测发现的问题。以表格形式列出缺陷编号,方便对不同缺陷进行区分和管理;位置精确到焊缝100-150mm,深度20mm,让使用者能迅速定位缺陷在工件中的具体位置;波幅以定量线+5dB表示,明确了缺陷反射波的强度,便于与标准进行对比;长度15mm则描述了缺陷的尺寸大小;等级判定为Ⅱ级合格,依据标准给出了缺陷的合格与否结论。同时,附上典型缺陷波形图。


结论与签章:结论与签章部分是探伤报告的权威性体现。综合检测结果,明确工件是否合格,这是整个检测工作的最终结论,直接影响工件的后续使用和处理方式。加盖CMA/CNAS资质章,表明检测机构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和资质,其检测结果得到权威认可;检测专用章进一步确认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骑缝章则保证报告的完整性,防止报告被篡改。经审核人、签发人签字,审核人负责对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核,签发人则对报告的最终质量负责,只有经过签字确认,报告才正式生效,确保了报告在质量控制、工程验收等环节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为工程决策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