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方法
压力容器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时机和方法选择
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是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无损检测工作。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必须在形状尺寸和外观质量的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的检测,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热处理后再增加一次无损检测。
(1)压力容器壁厚小于等于38mm时,其对接接头应采用射线检测;由于结构等原因,不能采用射线检测时,允许采用可记录的超声波检测。对容器直径不超过800mm的圆筒与封头的最后一道环向封闭焊缝,当采用不带垫板的单面焊对接接头,且无法进行射线或超声检测时,允许不进行检测,但需采用气体保护焊打底。
(2)压力容器壁厚大于38mm时,其对接接头如采用射线检测;则每条焊缝还应附加局部超声波检测。如采用超声波检测:则每条焊缝还应附加局部射线检测。无缝进行射线检测或超声波检测时,应采用其他检测方法进行附加局部无损检测。附加局部无损检测应包括所有的焊缝交叉部位。
(3)对有无损检测要求的角接接头、T形接头,不能进行射线检测或超声波检测时,应做100%表面无损检测。
(4)铁磁性材料压力容器表面无损检测应优先选用磁粉检测。
压力容器对接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的比例和验收级别
压力容器对接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的比例,一般分为全部和局部,局部应大于等于20%。对铁素体钢制低温压力容器,局部无损检测的比例应大于50%。
压力容器对接焊接接头的质量对压力容器安全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查规程》、GB150《钢制压力容器》中规定的无损检测比例的选择,主要考虑容器的制造条件和使用条件。当对接焊接接头的材料焊接性能差时,产生缺陷的可能性就大。焊接厚度大时,便会增加焊接的困难和容易出现焊接缺陷。
当对焊接接头进行100%的无损检测时,若采用射线检测,其透照质量应不低于AB级,其合格级别为Ⅱ级;若采用超声波检测,其合格级别为Ⅰ级。
对于焊接接头允许进行局部无损检测的,应指出的是,焊接接头的局部无损检测是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基础上用抽查的方法来代替全部无损检测,容器制造厂不仅要保证抽查部分的焊接质量,同样也要保证没有抽查部分的焊接质量。因此,局部无损检测的部位应该是有代表性的,并且要根据容器制造厂成熟的焊接经验,有其检验部门指定。首先要检测最容易存在的焊接缺陷的部位如焊缝交叉部位,其次是:
(1)先拼板后成型封头上的所有拼接接头。
(2)凡被补强圈、支座、垫板、内件等所覆盖的焊接接头。
(3)以开孔中心为圆圈,1.5倍开孔直径为半径的圆中所包容的焊接接头。
(4)嵌入式接管与圆筒或封头对接连接的焊接接头。
(5)公称直径不小于250mm的接管与长颈法兰、接管与接管对接连接的焊接接头。
(6)拼接管板的对接接头。
焊接对接接头进行局部无损检测,当采用射线检测时,其透照质量应不低于AB级,其合格级别为Ⅲ级;当采用超声波检测时,其合格级别为Ⅱ级。